鼻基底的生物構造
整個梨狀孔周圍的骨性位置(紅綠藍區域)都稱為鼻基底。
鼻基底細分為鼻翼基底、鼻孔基底和鼻小柱基底,可以理解為鼻子的地基。
鼻基底凹陷可能是三個部位聯合凹陷,也可能只是鼻翼基底凹陷。
鼻基底填充手術
使用假體或自體軟骨等材料,墊在鼻基底凹陷處,改善面中扁平、上頜輕度發育不足、緩和突嘴,增加側顏飽滿度。
早期的術式用假體把鼻翼、鼻孔和鼻小柱基底都墊起來。
這種方式會帶來一系列的問題:
鼻孔、鼻翼形態改變、鼻頭高度增加、上頜突度增加,鼻唇角變大,人中變長。
(就是我們說的填充鼻基底后出現“猴化現象”比如楊紫)
于是這種方式逐漸被只墊鼻翼基底所替代。只填充鼻翼基底,恢復后不影響鼻翼鼻孔形態,不影響表情。
不同的填充材料和方式
鼻基底松懈
在鼻綜合手術里將鼻基底韌帶松解,改善有限,只能改善輕度鼻基底凹陷。
玻尿酸、自體脂肪填充
效果立竿見影、價格相對便宜、恢復期短,但代謝快/存活率不高,支撐力弱、易擴散。
硅膠
價格便宜、感染風險極低,沒有壓縮率,風險是移位繼而發生骨吸收。
膨體
感染風險極低,不易移位、支撐性好,價格稍高、有一定壓縮率。
目前鼻翼基底的較常使用的材料,它能與自身組織緊密長在一起,不易移位。
人工骨
支撐力強,沒有壓縮率,感染率、骨吸收率很低,但部分需打骨釘骨釘,取出困難,價格相對較高,國內擅長醫生不多。
肋軟骨顆粒
不用增加口腔內切口,費用相對便宜,吸收率不可控、形態可能不夠精細,顆粒狀有擴散、移位可能。
鼻基底骨增量
無假體、無異物感、拍片檢查不出,沒有移位風險,但只能填補凹陷,改善有限、價格較高。